QQ联系
电话联系
手机联系

如何准确把握精准扶贫要义,加快电商扶贫发展?这一篇文章给你答案!

发布时间:2019-01-30 14:12
发布者: admin
浏览次数:4610




电商扶贫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中央多次进行部署,实践探索取得积极进展。


但当前也存在电商扶贫不够精准甚至“贴脸”的现象,需要准确把握中央对电商扶贫的总体部署与重点要求,准确把握电商扶贫的概念与内涵,力争电商扶贫更加精准,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有更多来自电商的获得感。


本文对国家电商扶贫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对电商扶贫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梳理出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电商扶贫八种路径,并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电商扶贫    精准扶贫   消费扶贫





2010年后,在以淘宝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上,农产品逐渐成为销售的新热点,一些贫困地区的青年创业者通过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品实现增收并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让电商扶贫渐渐成为一个受到业界关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在2014年底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扶贫办宣布将电商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就此作出专门部署,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等1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不断推动电商扶贫从萌芽到茁壮成长,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方面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2018年8月公开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再一次对电商扶贫作出了部署。同时,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电商扶贫提出了具体要求。


但一段时期以来,也存在电商向扶贫争相“贴脸”的现象,出现几种值得注意的情况:




一是把农村电商等同于电商扶贫。尽管国家把大量的农村电商政策资金投放到了贫困县区,但并不等于这就是电商扶贫。


二是把在贫困区域开展的电商业务等同于电商扶贫,有的基本上没有覆盖到贫困乡村,更没有对贫困户的增收脱贫发挥作用。


三是把基于互联网开展的扶贫活动等同于电商扶贫,这些活动对贫困地区发展有一定意义,但多为一次性,并不能直接帮助贫困户脱贫。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底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与完善,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必须作为电商精准扶贫的基本遵循。特别是要对照“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进一步正本清源,力争电商扶贫更加精准,让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有更多来自电商的获得感。





一、准确把握中央对电商扶贫的总体部署和重点要求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在第四章用了一个小节对电商扶贫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强调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开展互联网为农便民服务,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水平,扩大信息进村入户覆盖面。”在这202字的部署中,分别就电商扶贫需要的网络、物流、平台、人才、金融、信息等基础支撑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专门提出“实施电商扶贫工程”。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等1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就电商扶贫工程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再一次对电商扶贫作出了部署。《意见》明确指出:“实施电商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并对电商的产业扶贫作用发挥寄予厚望,专门指出:“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贫困村,推广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动员大型电商企业和电商强县对口帮扶贫困县,推进电商扶贫网络频道建设。”


这一次的《意见》实际是对三年前《决定》的进一步强化和具体化实施,所以指向也更加明确,突出电商扶贫应重点从三方面展开:




一是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因为产业扶贫最担心市场不明、销路不畅,必须保持足够的信息对称度和良好的市场对接,发挥电商企业的信息化和大数据优势。《意见》希望电商企业把“手”伸得再长一些,能延伸到村,密切对接。


二是推广消费扶贫。就是要从简单的给钱给物到定向采购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既能带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又能促进扶志与扶智相结合,避免简单的救济式扶贫带来的依赖症。


三是电商扶贫频道建设问题。在商务部等部门的发动下,已经有超过25个电商平台宣布参加电商扶贫频道建设,并在各自平台开通相应频道,目前需要深化内容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后续成效。





《意见》提出,要“动员大型电商企业和电商强县对口帮扶贫困县”,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大型电商企业对口帮扶贫困县,可以有效发挥平台的资源优势和系统动员能力;


另一方面,电商强县对口帮扶贫困县,可以有效借鉴成熟的经验、模式和人才优势等。




除《意见》指出的单位定向采购外,基于互联网与电商平台的各类众筹、预售、领养、共享等,实际上也是创新形式的消费扶贫,还能带动农村返乡创业,增进城乡互信,可以多多推广。


电商扶贫能不能实现,要看基础设施特别是网络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能否到位,最突出的矛盾集中在:




网通不通、费用高不高;


物流快递到不到、快不快、便宜不便宜;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没有,能不能送出去。




《意见》对上述现实问题都给出了回应:在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意见》提出,




“加大深度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网络全覆盖”;


“加快推进边境村镇宽带网络建设”;


“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实现90%以上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推出资费优惠举措,鼓励企业开发有助精准脱贫的移动应用软件、智能终端。”




在物流快递及冷链设施方面,《意见》指出,




“在贫困地区加快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加快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


推动邮政与快递、交通运输企业在农村地区扩展合作范围、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




同时,对电商的重要支撑手段——金融支付,《意见》指出,“推进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支持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站建设,推广电子支付方式,逐步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实施电商扶贫,离不开资金项目支持,对此《意见》明确提出:“实施电商扶贫,优先在贫困县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二、准确把握电商扶贫的概念与内涵




到目前为止,为电商扶贫精准定义虽有一定难度,思路正逐渐清晰。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教授是较早研究电商扶贫的业界学者,他提出的定义是,




“电商扶贫,即电子商务扶贫开发,就是将今天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




国务院扶贫办高级经济师曲天军认为,




电商扶贫就是把“互联网+”纳入政府扶贫工作体系中,通过一户带多户、一店带多村的精准扶贫带贫机制,对接城乡广域的大市场,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以此拉动贫困户就业增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张瑞东在《电商赋能弱鸟高飞——电商消贫报告(2015)》中则给出这样的定义:




“通过建设和安装新型基础设施,培育和培养电商生态和电商意识,建立本地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从而促进贫困人群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开展创新与创业,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最终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脱贫致富”。




综上所述,电商扶贫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促进贫困地区家庭脱贫致富,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可以表述为:

动员政府、电商、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完善贫困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立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理念和体系,帮助提升贫困地区农户和生产经营者的电子商务运用能力,促进当地农产品及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化建设,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带动当地的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从而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系列举措。


通过对电商扶贫概念的认识,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一步界定电商扶贫的内涵:


狭义的电商扶贫,可以理解为电子商务层面的扶贫开发,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扶持和带动贫困家庭进行网上销售创业,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及相应的启动资金支持等;


动员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直接参与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开发,并组织在网上销售;


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主要是对贫困村的信息、交通、物流基础加强建设,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强化社会资源的统筹,包括政府推动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宣传与推广,动员企业与社会各界与农村对接,扩大网上销售和农村特色旅游开发等;


电商企业吸纳部分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电子商务创业;


电子商务进农村后,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如代缴费、网络代购、金融服务等。




广义的电商扶贫,可以理解为延伸到“互联网+”层面的扶贫开发。




包括互联网+金融,多元化解决贫困地区的金融瓶颈;


互联网+公益,通过互联网搭建扶贫信息交汇平台,促进社会各方捐助资金、物资,实施相关项目,开展城乡结对,让扶贫人人可为;


互联网+营销,通过众筹、预售、定制、领养等方式,促进产销衔接;


互联网+农业,从电商的需要出发,倒推产业的标准化、质量可追溯和品牌化进程,等等。






、准确把握电商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电商扶贫是电商发展起来之后的产物,总体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最早是通过一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大型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的电商创业者和关注贫困问题的社会力量推动探索实践的,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电商扶贫路径,最终推动电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的创新性的载体。其总体脉络可以用四大力量推动的电商扶贫实践来概述:由各大电商平台推动的电商扶贫实践、由各地政府推动的电商扶贫实践、由新农人群体自发开展的电商扶贫探索、由工商资本与互联网巨头跨界助力的电商扶贫探索。




01、电商赋能贫困主体



针对有意愿从事电商的贫困户,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培训,引导其网上开店,自主销售自家和村民的农产品,获得增收,实现自主脱贫。电商扶贫培训目前已在贫困地区大量开展,但必须关注培训后的系统培养问题,特别是电商服务商、快递物流、包装加工等方面的系统支持问题,必须着手构建贫困地区的电商生态,否则可能导致培训后实际从事电商的比例不高。也缺乏示范带头人的引领,一般贫困主体不敢、不会、不愿意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典型示范。


这其中尤其要关注残疾人的电商创业。残疾人因其身体原因,难以从事一般体力型劳动,但电商行业特点是简单便捷,不需要耗费太多体力,也让更多的贫困地区残疾人看到了希望,参加培训的意愿强烈、态度坚决。各地举办电商培训的过程中,经常有残疾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参训,也有自己坐着轮椅来的。在陕西洛川、三原等县,出现了残疾人一年也能从网上卖出几十万元苹果的案例,应该进一步予以宣传,以扩大影响带动面。近年来,政府部门和电商平台也针对残疾人电商创业,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商务部与中国残联合作的残疾人电商扶贫计划,阿里巴巴推出的女性残疾人电商创业“魔豆妈妈”计划等,可以积极对接。




02、电商带动网上销售



如果贫困户没有发展电商的能力,可以由电商帮助他们上网,以较好的价格,将自家生产的农产品销售出去,以增加家庭收入。目前,全国各大电商平台,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电商经营主体,纷纷表示愿意在电商扶贫方面做出努力。如商务部已经联合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25个电商平台,开通了电商扶贫频道,一些垂直电商、较大的网商也宣布在贫困地区建立产品采购基地,还有一些新农人也策划了有创意的项目。唯品会通过“唯品工坊”项目,对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创意包装,开发成时尚的服饰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从上海辞职到新疆创业的新农人刘敬文团队,创建了“维吉达尼”电商品牌,运用社交原理,宣传南疆贫困地区农户的真实生产生活情况,将当地原生态的农产品以较高的价格在网上销售,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得到了阿里巴巴平台的大力扶持。


近两年,社交网络日益成为电商扶贫的有力推动者,一些社交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粉丝量巨大的微信公众号等,都开展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促销活动,邀请社会上的明星代言,取得了良好的促销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电商、微商打着为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促销的旗号,人为压低当地农产品价格,将悲情营销演绎到极致,甚至进行虚假宣传。针对以上情况,政府相关部门需正确引导、予以规范,避免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


要高度关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与互联网结合后出现的新业态、新趋势。不少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借助互联网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走出了特色的旅游电商扶贫之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依托互联网,开发了从梯田观光到美食品尝到特色工艺品及民宿体验等一系列旅游产品,仅供当地人食用的哈尼梯田红米,也变成了网红产品,售价提高了数倍。




03、电商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电商及其关联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潜力巨大。以商务部公布的农村电商数据为例,2017年,全国1.2万亿农村电商交易额规模背后,是2800万人的从业。因此,对愿意在电商行业就业的,还可以实施电商就业扶贫,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如京东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的快递小哥招工计划,准备在贫困地区建档立卡人员中招聘5万名以上的快递人员,可实现人均月收入四五千元。


目前,对电商就业扶贫需要进一步放宽视野,在直接从业和配套产业就业中寻找更多机会。如物流快递行业,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与物流快递相配套的分拣、包装、搬运、配送等环节也需要大量就业人员。电商服务业也在随电商发展而快速崛起,在网店客服、美工摄影、数据分析、后台管理等领域,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一些电商产品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的,也需要大量劳动力,如网红产品“枣夹核桃”的制作。甚至在服务电商的住宿、餐饮、娱乐等方面,也潜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仅以电商产品的打包为例,2017年,营业额近7个亿的西域美农日常打包流水线需用工200-300人,“双十一”最高峰需用工近千人。从事打包业务的基本为农村留守妇女,以前抚育孩子无法外出务工,或者为了孩子不得不回乡,现在就地就近实现就业,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可照顾家庭。




04、电商带动贫困地区创业



电商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前端的电商交易体系,中间的电商服务业、快递物流、金融支付等支撑体系,后端的生产、加工、仓储和包装等基础体系,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复杂的产业集群。在这样一个生态系统中,有无数的产业链条和节点,蕴含着无数个创业的机会,犹如吴晓波的新书名字“水大鱼大”。


首先,依托大的电商平台营造的电商渔场,就有许多配套的服务领域可以创业,比如与电商最直接关联的电商服务业,像做客服培养、美工摄影、数据分析、推广运营等,还包括目前各地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电商培训业务,许多早期电商从业者,已经开始转型在此领域创业,并在一定区域形成影响力。


其次,各大电商平台下乡后,需要大量的当地青年加入一线运营,为农村青年搭建起就业创业的平台,如农村淘宝的“村小二”,过去曾叫“农村淘宝合伙人”,已吸纳全国五六万名年轻人加入。而京东在各地合作开设的“京东帮”,也属于电商创业的范畴。苏宁近期更是针对贫困地区推出了电商实训计划,集培训指导、就业创业于一体。


再次,更宽广的就是供应链体系,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有漫长的过程和大量的环节,同样也存在大量的创业机遇。有的年轻创业者仅在快递服务方面,一年就可以实现收入上千万元。




05、电商促进消费扶贫



依托电商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消费扶贫,像现在流行的众筹、预售、认购、领养等,都可以用到电商扶贫上。


如京东的“跑步鸡”计划,先以预售的形式在网上发售,然后再定向为贫困户发放鸡苗,按照要求进行“散养”,达到一百万步再宰杀,以冷鲜肉形式配送客户。这个项目的策划,好玩有趣,紧紧抓住了消费者对品质的关切,以较高的价格定位,实现了优质优价,贫困户既增收明显,也避免了市场风险。


再如“我在乡下有块田”之类的土地众筹项目,把整块土地流转整理后,再划成若干小块交由城市人众筹当“地主”,种什么“地主”说了算,可以自己劳作,也可以代耕,产品可以自己收获,也可以代收代送;“地主”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可随时观看地里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通过这一系列手段,贫困户一亩地的综合收益可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消费扶贫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将消费者自愿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的意愿与接受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的忍受度还没有统一起来,虽然一些消费者也可能接受贫困地区农产品在包装、外观上的粗糙甚至是缺陷,但作为一般网上交易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品控还是达不到要求,导致一些消费者心理出现落差,甚至感觉上当受骗。这就需要贫困地区加强源头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好标准化生产,重视产后的贮藏保鲜、包装分拣、品牌设计等环节,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让消费者买得情愿,吃得满意,最终是以商道来行人道。




06、电商开展便民服务



电商也是民生工程,在电商向乡村延伸的过程中,也帮助农民化解不少生产生活困难。中国邮政旗下的电商平台——邮乐网,在总结其农村电商模式时提出“五个不出村”,即帮农民做到“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这是对电商的民生效应的高度概括。农村开办电商站点以后,农民可以在家门口收快递、交话费、订车票、医院挂号等。还有一些电商平台开发了农村金融功能,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民生产性贷款产品——旺农贷,最快几分钟就能办理一笔网上的信用贷款,类似的还有京东的旺农贷等,形成了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补充。


电商扶贫也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电商扶贫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使贫困地区满足电商发展的基本条件,如网络的降费提速、快递的最后和最初一公里、电商培训等电商服务业的引进等。其中,物流是很关键的考验。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在“十三五”期间突飞猛进,乡镇物流到达率已提升到87%;经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强势推动,县级地区可以实现订单次日达。当然,上述努力与电商扶贫的需要尚有较大差距,以快递费为例,目前东南沿海区域内快递费用每单仅三元左右,而西部贫困地区每单快递费高达十几二十元,亟待进一步降费提速。




07、电商带动社会帮扶



社会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汇聚起十几亿中国人的爱心力量,必将有力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作为三大扶贫战场之一,社会扶贫一直得到中央的重视。在电商时代,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变得更加快捷。在实践中,各个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策划了社会扶贫类项目。


腾讯推出的社交电商扶贫,围绕“互联网+农村”,推出了“为村”平台,形式类似微信公众号,里面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来展示村里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通过视频直播村里有趣的事情,甚至可以买卖农副产品、办理便民服务事项。


阿里巴巴推出了互联网健康扶贫项目“顶梁柱”计划,通过淘宝、支付宝募集的公众善款进入扶贫基金会,由基金会通过合作保险公司完成投保,给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投保大病商业险,主要报销范围是超过国家大病医保报销基数外的医疗费用,是对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


国务院扶贫办支持建设的中国社会扶贫网,力图构建爱心帮扶、电商扶贫、扶贫众筹、扶贫展示、扶贫榜样五大功能平台,搭建起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一年多以来,已注册用户超过3600万人,发布爱心需求项目360多万个,募集爱心款项3.5亿多元。




08、电商倒推产业转型



初期的电商扶贫是农民有什么电商卖什么,但随着电商对消费者大数据的掌握,越来越发现,好多农产品在生产的时候就决定了不好卖,因为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电商要倒推产业进行转型。这也是一般工业品电商已经走过的历程,今天电商扶贫也在逐渐开始。目前,已经开始有电商企业流转农村土地,以此推动农民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定制化生产。像主要销售西部特色农产品的西域美农公司,就流转了农民的土地,按照电商积累的消费大数据,反向指导农民应该种什么才好、怎么种才符合消费者需求、如何进行标准化的管理等。


而一些大的电商平台也与政府合作,直接从生产源头开始进行全程控制,典型的如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兴农计划,在吉林延边地区开始试点,从源头的农资供应、播种管理、施肥用药、收获加工、销售配送一直到消费者餐桌,全程建立可追溯体系和标准体系,力争走出一条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电商扶贫之路,目前试点已经扩大到十几个地区。


与此同时,京东也与农资供应商合作,探索产地标准化生产路径。对签约合作的土地,由京东授权,委托农资经销商进行测土配肥,实行规范化管理,将生产出的标准化农产品在京东平台上销售。苏宁更是提出了“三化五当”的口号,通过苏宁易购直营店、中华特色馆等渠道,反向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借助苏宁大聚惠、苏宁众筹等互联网特色营销平台,助推农产品的品牌化;通过成立苏宁农村电商学院,推动农村市场电商人才的专业化;通过“销售、服务、就业、纳税、造富”全部在当地的“五当模式”,将物流网络的终端推进到贫困地区的乡村一级,让更多贫困村的优质农副产品有可能便捷地进城。




四、进一步推动电商精准扶贫的建议




目前,电商扶贫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客观上仍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如干部群众与传统生产经营主体思维有待转变,群众生产生活的互联网习惯有待养成,电商发展的宽带网络与快递物流等基础有待改善,现实亟需的各类电商人才有待培育,扩大电商扶贫实践的视野有待开阔,参与电商扶贫的各方力量有待协同等,需要正视并予以解决。




01、进一步强化对电商扶贫的理性认识



对电商扶贫的认识,应该继续拓宽视野,可以继续培训有意愿的贫困户开网店,也可以继续搞贫困地区农产品的网上集中促销,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与贫困地区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特别是与脱贫攻坚的主要目标和精准要义相结合,以电商为依托,在电商带动就业扶贫、电商推动产业扶贫、电商助力教育扶贫、电商帮助公益扶贫等方面做文章,促进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实现深度融合,避免为电商而电商。更不宜像《光明日报》(2018年6月14日10版《“互联网+农产品”不能一哄而上》)刊文批评的那样,借电商扶贫做政绩工程,一哄而上。




02、加快破解电商扶贫面临的现实困境



电商扶贫因为受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等制约,往往面临快递物流不发达、农产品不标准、电商人才匮乏等现实困难。进一步推动电商扶贫,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补短板开始,一个一个破解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既授人以渔,还要营造渔场,注重做好培训后的系统扶持问题,让电商创业之路更顺畅。要破解快递物流的降费提速问题,落实协同共享理念,通过培养第四方物流、适当进行邮路补贴等方式,把运营成本降下来,把配送速度提上来。特别是应该推动电商平台与企业,在农村把“手”伸得再长一些,从打通供应链开始,向创新产业链延伸,直至重塑价值链,改造农产品生产体系,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03、重视电商扶贫帮扶主体的获得感



电商扶贫效果好不好,要看农民群众有没有得实惠。不能把电商扶贫当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要把贫困区域的电商业绩与贫困地区的电商扶贫成绩区分开来,要把一般的电商扶贫活动与电商扶贫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切忌在电商扶贫的问题上给群众开空头支票,吊群众的胃口;更不能当做宣传噱头,干打雷不下雨。一切电商扶贫都应聚焦到贫困主体,体现精准扶贫的要义,让贫困地区群众真真正正感受到电商带来的变化。检验电商扶贫成效,要看有多少贫困农户因为电商脱了贫,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能增加多少收入,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多少实际作用。




04、建立有效的电商扶贫协同机制



政府、平台、网商、服务商、传统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及贫困户,是电商扶贫的六支重要参与力量,缺一不可。但从实际情况看,这六支力量之间以及各力量内部的政府各部门之间、各大平台之间、各个网商之间及服务商之间都还缺少有效的协同,各自为战的多,密切协作的少,导致本来就稀薄的电商要素在贫困地区更加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也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可持续发展十分困难。应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平台开放、各方力量参与的电商扶贫协同新机制,同唱电商扶贫一首歌,进一步提升电商扶贫的效率。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有系统思维的理念,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运用好电商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电商生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电商扶贫的积极性,让电商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发挥更充分。



(本文收入陕西蓝皮书《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19),白宽犁、罗丞、于宁锴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参考文献略)


来源 | 魏延安

【版权提示】蜂巢电商·云采智创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若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转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蜂巢电商·云采智创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注:本文转载自魏延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